国产精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91九色视频_天天干天天爽_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_日操视频


管濤:匯率承壓有之,金融危機未必

  最近幾天,日元、韓元、印度盧比等亞洲貨幣對美元匯率創下近年來甚至幾十年來的新低。一時間,“亞洲金融危機”或“亞洲貨幣保衛戰”的說法甚囂塵上。然而,本輪亞洲貨幣大幅貶值主要是緣于市場對美聯儲緊縮預期重新定價,美元指數再度走強的外部沖擊,與二十多年前由經常項目收支失衡、外債負擔較重、匯率機制僵化等內部脆弱性引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大不相同。在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繼續分化的背景下,大概率亞洲地區只會表現為貨幣承壓,在匯率靈活性普遍增加的情形下連貨幣危機都算不上,更不會引發衍生的債務和銀行業危機。

  一季度美國PCE通脹反彈,引發市場降息預期回撤

  4月25日,美國發布了一季度經濟數據。當季,美國實際GDP環比折年率增長1.6%,遠低于市場預期的2.4%,也低于上季度的3.4%,為2022年三季度以來最低,顯示美國經濟增長勢頭放緩。不過,一季度通常是全年美國經濟增速的低谷,由單季數據得出美國經濟停滯的結論言之尚早。事實上,當季美國實際GDP同比折年率增長2.97%,比上年同期高出1.25個百分點,環比僅回落0.17個百分點(見圖1)。

  當天更讓市場意外的是美國個人消費支出(PCE)通脹數據。當季,PCE環比折年率上漲3.4%,前值為1.8%,為一年來的最大漲幅;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CE上漲3.7%,前值為2.0%(見圖2)。這引發了市場對持續通脹的擔憂,同4月10日發布的3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通脹數據一起印證了抗通脹的“最后一公里”道路顛簸。

  數據公布后,美國國債收益率走高,股市巨震。盤間,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別升破5%和4.7%,收在4.96%和4.70%,較上日分別高出7和5個基點;美股三大指數均下挫1%以上,尾市跌幅均收斂至1%以內。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再度降溫。據芝加哥交易所(CME)“聯儲觀察工具”,美聯儲9月開始降息的概率為45%,年內只降息一次的概率為40%,降息兩次的概率為29%。當天,美元指數收復了亞洲交易時間的部分跌幅,仍收在106以下,為105.56,較上日下跌0.23%。

  4月26日美國公布了3月份PCE通脹數據。當月,PCE同比增長2.7%,預期值2.6%,前值2.5%,環比增長0.3%,符合預期,持平前值;核心PCE同比增長2.8%,預期值2.7%,前值2.8%,環比增長0.3%,符合預期,持平前值。數據發布后,美股跳升,收盤三大指數均收漲,其中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收復了上日失地;2年期美債收益率與上日收平,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下行3個基點至4.67%。同時,交易員加大了對美聯儲將于9月份首次降息的押注,概率為65%,略高于數據發布前的60%。但市場總體上認為美國通脹或已見底,未來易升難跌。當天,美元指數重回106,收在106.09,較上日跳漲0.49%。

  亞洲貨幣受累于美聯儲緊縮立場重估,持續承壓

  去年,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預期被證偽。全年,美國通脹持續回落、失業率溫和回升,經濟增速卻從1.9%跳升至2.5%,完全是一個“不著陸”狀態。市場沒有等來美聯儲降息,雖然去年美聯儲僅加息四次、100個基點,并自2023年9月份連續暫停加息,但依然維持了限制性的貨幣政策立場。

  去年底,市場普遍預期2024年美國經濟“軟著陸”。美聯儲在最后一次議息會上也表示看不到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暗示加息已接近終點,2024年美國經濟增速放緩,將考慮降息且全年降息三次。然而,今年市場共識再度被“打臉”。新年伊始,受前三個月通脹數據持續超預期的影響,市場對美聯儲緊縮立場又重新定價。4月份(截至4月26日,下同),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別較上月底上升37和47個基點,美元指數上漲1.5%;今年以來,2年期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分別累計上升73和79個基點,美元指數累計上漲4.6%。在此背景下,本輪美聯儲緊縮周期以來一直表現強勢的墨西哥比索,4月份單月對美元下跌3.6%(見圖3)。

  去年,日本經濟增長1.9%,比上年加快0.9個百分點。但因為日本央行堅守收益率曲線(YCC)控制,日美負利差進一步走闊,導致日元成為洲際交易所(ICE)美元指數的六個籃子貨幣中唯一一個對美元連跌三年的貨幣。2021和2022年,年均10年期日美國債收益率負利差分別環比上升50和153個基點,日元對美元分別下跌10.3%和12.2%。去年,年均10年期日美國債收益率負利差環比上升68個基點,日元匯率下跌7.0%(見圖4)。受此影響,去年日本經濟增長、德國經濟衰退,日本世界經濟排名卻掉了一位,德國排在了日本之前。

  歷經CPI通脹連續24個月超過2%的目標后,今年3月19日議息會議,日本央行終于退出了實施八年之久的負利率時代,并棄守YCC控制,但表示下一步緊縮將會慎重,總體維持貨幣寬松立場。在美債收益率高企且受美聯儲緊縮預期驅動進一步上行的情況下,日美負利差繼續處于較高水平。當天,日元匯率再度跌破150,此后不斷刷新199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見圖4)。

  盡管最近日本財務省和央行官員多次對日元貶值發出警告,甚至美日韓財長于4月17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暨世界銀行春季年會期間發表聯合聲明,稱對近期韓元和日元的貶值感到擔憂,并同意就外匯市場發展密切合作。但“光說不練假把式”,市場未見日本官方實質性入市,日元匯率繼續一路下行。

  4月26日議息會議,日本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并預計2024財年物價風險偏向上行、增長風險偏向下行,寬松的金融環境將繼續。決議公布后,市場不再觀望,日元匯率一天之內連續跌破156、157和158關口,收在158.33,續創三十四年新低。4月份,日均10年期日美國債收益率負利差369個基點,環比上升24個基點(見圖4)。

  同期,其他亞洲貨幣紛紛下跌,也成為美聯儲四十年來最激進緊縮周期的犧牲品。截至4月26日,馬來西亞林吉特越南盾、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均刷新有數據以來新低,中國臺灣新臺幣、印尼盾分別創2016年5月、2020年4月以來新低,韓元、泰銖、菲律賓比索均創2022年11月以來新低。今年以來,日元、泰銖、韓元、中國臺灣新臺幣、印尼盧比、菲律賓比索和馬來西亞林吉特對美元匯率分別下跌10.9%、7.6%、6.3%、5.8%、4.8%、4.0%和3.9%(見圖5);新加坡元人民幣分別下跌3.1%和2.1%,均創2023年11月以來新低。

  亞洲貨幣有繼續走軟之虞,卻無金融危機之憂

  2022年11月議息會議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曾經將美聯儲緊縮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加息有多快(how fast);第二階段,終點利率有多高(how high);第三階段,限制性政策立場有多長(how long)?,F在看來,即便美聯儲緊縮已經走過了第二階段,卻還未走出第三階段。

  今年3月20日議息會上,美聯儲將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值由1.4%大幅上修至2.1%;4月16日IMF更新世界經濟展望,將2024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測值由2.1%大幅上修至2.7%。這兩個預測值均遠高于美聯儲對美國潛在經濟增速1.8%的估算。

  鑒于美國經濟“不著陸”的概率上升,市場逐漸轉向預期美聯儲更遲更少的降息。目前,市場對于年內美聯儲首次降息的時間已經由年初推遲到了年底,全年降息次數也由五六次降至一兩次。4月16日,鮑威爾表示,由于通脹回落缺乏進展,讓高利率在更長時間內發揮作用可能是合適的。4月18日,紐聯儲主席威廉姆斯“放鷹”,如有需要還將考慮加息,盡管這并非基準情形。

  在通脹問題成為美國總統拜登連任“攔路虎”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沒有意愿配合其他國家干預強美元,美聯儲也不會為國際經濟政策協調而犧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當前,在通脹與失業率合成的美國痛苦指數中,失業率對痛苦指數的貢獻率為50%稍強,遠低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80%左右的水平。當時,強美元被認為是造成美國失業的主要原因,這才有了廣場協議要求日元和德國馬克匯率重估,而現在美國各界對于強美元的質疑并不強烈。當然,不排除重商主義的特朗普回歸后或重拾競爭性貶值這個話題。美聯儲本身不負責匯率政策,反倒是強美元有助于降低進口成本。美聯儲為抗通脹,在沒有降息空間的情況下,對美元升值或樂見其成(見圖6)。

  日本方面對于日元貶值或真心沒有那么緊張,同時也是有心無力。日元貶值確實增加了日本原材料進口和居民海外消費的成本,但對日本整體通脹影響有限。當前,日本CPI和核心CPI通脹雖然高過2%,卻最高升至4%附近,目前均不到3%。相反,鑒于日本全球第一大海外凈債權國地位,日元貶值會增厚日本海外投資的利潤(見圖7)。這是日元跌而日股漲的一個重要底層邏輯。此外,從2022年底大舉干預未能阻止日元持續走弱的經驗看,在日美貨幣政策分化的背景下,日本單方面干預的效果有限。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也面臨類似的不能獨立于美聯儲的情形,只能被動承受其政策的負溢出效應。

  預計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之前,亞洲貨幣仍將面臨調整壓力。但經歷亞洲金融危機后,大部分亞洲經濟體的匯率政策靈活性增加,匯率浮動成為吸收內外部沖擊的“減震器”,而不用被動消耗外匯儲備去穩匯率。甚至在浮動匯率安排下,如日元匯率連年下跌,累計跌幅早超過了20%,但沒有人說日本發生了貨幣危機。

  另一方面,上次亞洲金融危機主要是因經常項目收支失衡、外債負擔較重、匯率制度僵化等內部脆弱性所致。如危機肇始國——泰國,危機前經常項目長期較大逆差,靠短期外債來彌補(見圖8)。結果,因為外匯儲備償付當年到期短期外債的能力急劇下降,最終在貨幣持續遭受攻擊、外匯儲備消耗殆盡后不得不棄守泰國銖。這引發了國際投資者對亞洲市場風險重估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進而引爆了東南亞貨幣危機,并逐漸演變成為席卷全球新興市場的亞洲金融危機。

  現在,亞洲經濟體普遍實現了經常項目收支基本平衡,匯率彈性增加、外債規模適度,對匯率波動的適應性和承受力增強,不太會因為匯率貶值引發國際收支(包括貨幣危機和債務危機)和銀行業危機(見圖8)。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低收入、重債務的亞洲新興經濟體可能在強美元壓力下“爆雷”,甚至發生主權債務違約,但這只會是個體危機,而不太可能觸發亞洲地區的信心危機傳染。

  貨幣貶值動輒被冠以“金融危機”“貨幣保衛戰”之名,反映了過去外匯短缺時期形成的升值是好事、貶值是壞事的思維定式。其實,匯率變化是“雙刃劍”,不論漲跌均各有利弊。而且,2022年秋季年會期間,IMF曾經建議,各國應保持匯率政策的靈活性,以適應貨幣政策的差異。但如果匯率變動阻礙了央行貨幣政策的傳導(即影響物價穩定)或者產生了更加廣泛的金融穩定風險,才有必要實施外匯干預。

 ?。ㄗ髡呦抵秀y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人民幣美元兌換

人民幣兌美元

CNY USD
1 CNY0.14 USD
5 CNY0.68 USD
10 CNY1.37 USD
25 CNY3.42 USD
50 CNY6.85 USD
100 CNY13.69 USD
500 CNY68.45 USD
1000 CNY136.91 USD
5000 CNY684.53 USD
10000 CNY1369.05 USD
50000 CNY6845.25 USD

美元兌人民幣

美元 人民幣
1 USD7.30 CNY
5 USD36.52 CNY
10 USD73.04 CNY
25 USD182.61 CNY
50 USD365.22 CNY
100 USD730.43 CNY
500 USD3652.17 CNY
1000 USD7304.34 CNY
5000 USD36521.68 CNY
10000 USD73043.35 CNY
50000 USD365216.76 CNY
人民幣匯率

人民幣

1 CNY

阿富汗尼阿富汗尼9.885 AFN
荷蘭盾荷蘭盾0.245 ANG
AOAAOA128.226 AOA
阿根廷比索阿根廷比索160.566 ARS
澳元澳元0.215 A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