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聯社
財聯社4月30日訊(編輯 史正丞)由于對米萊“休克療法”的新政不滿,眼下正處于收獲時節的全球最大大豆油出口國阿根廷,卻迎來了大豆油加工廠的集體大罷工。
綜合多家當地媒體報道,從周一早些時候開始,代表著圣洛倫佐港區工廠工人的勞工團體SOEA宣布啟動罷工,該地區占到阿根廷大豆出口量的70%。與此同時,其他地區的大豆油壓榨廠工人也已經在工會的領導下罷工。
為啥要罷工?
矛盾的焦點依然是米萊新政,確切說是新政中對工人們不利的改動。當地時間周一,米萊政府把涉及擴大所得稅征稅范圍/下調征稅門檻、削減勞工保護規則的新政送往國會眾議院進行辯論。
在去年競選期間,候選人兼時任經濟部長塞爾吉奧·馬薩曾下令收入低于最低工資10倍的人免除個人所得稅。現在米萊正試圖大幅降低這一門檻。與此同時阿根廷總統也在努力推動另一項競選承諾——改變該國的勞工保護制度,使得解雇工人變得更容易、補償金也更少。
米萊曾在去年上任初期試圖簽署法案推進一系列改革,但此舉后續遭到法院判決違憲。所以現在米萊只能選擇性放棄一部分改革,然后試圖獲得國會程序的支持。
毫無疑問,這些削減工人權利的改革,自然也會遭到工人們的抗議。大豆壓榨廠工人聯合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米萊法案中包含的勞工改革“與現代化毫不相干”,是一種“倒退”。
影響仍在蔓延
據羅薩里奧的航運和港口機構透露,由于大豆壓榨廠的罷工,目前沿巴拉那河的多家大豆工廠,包括嘉吉、路易達孚、威特發和邦吉等國際糧商巨頭運營的工廠已經關上大門,停止向卡車發貨。
如果這一情況持續下去,長時間的罷工可能會造成阿根廷大豆油和豆粕運輸的癱瘓。這樣的情況也在2021年發生過,當時的加工量跌至近20年的低點。
除了食用的大豆油外,阿根廷也是全球最大牲畜豆粕飼料、以及生物燃料用大豆油的供應國。
由于米萊的法案并非只針對大豆產業的工人,所以這一事態也將持續進展。例如阿根廷的勞工聯合總會(CGT)在4月中旬已經宣布,為了抗議米萊,該工會將在接下來的5月9日發動一次總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