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元持續貶值。海外市場上,認為" />
“日本央行想要的通貨膨脹實際上是希望一種通過需求增加而推動的,即由于需求超過了供給而使得貨物價格上漲,但是這個動力沒有。”
近期日元持續貶值。海外市場上,認為日本近期不會進一步加息的看法進一步擴散。
甚至有一種看法認為這是日本央行的“高級戰術”:即一方面裝作被日元貶值逼得退守墻角,一邊又在為貨幣政策正常化鋪路。
日幣這一輪貶值的內生邏輯究竟為何,是否在用日元貶值來換取日幣經濟的一個確定性復蘇?
就此,第一財經專訪了日本國立政策研究大學院大學教授邢予青。邢予青對記者表示,日本央行的目標非常明確,即希望“日本經濟朝著可持續實現2%的通脹目標邁進”,央行的貨幣政策要考慮經濟增長,匯率本身不是貨幣政策的目標。
邢予青表示,而在日本經濟內生性問題存在且很難改變的情況下,日本未來經濟主要源泉為海外需求;同時為了振興日本制造業,日本國內決策者和學者也認為,日本沒有必要維持強勢日元,而且如果加息過快,還可能對持有大量日本國債的中本中小型地區銀行造成壓力。
日幣持續貶值的內在邏輯
第一財經:近期日元持續貶值。4月29日,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跌破160日元兌1美元的歷史新低,隨后又于當天下午反彈。日本央行為何無意通過貨幣政策應對日元貶值?
邢予青:日本央行的目標非常明確,即希望“日本經濟朝著可持續實現2%的通脹目標邁進”,央行的貨幣政策要考慮經濟增長,匯率本身不是貨幣政策的目標。
整體而言,日本人口老齡化少子化成為結構性現象,這是什么政策都很難改變的事實,這也導致日本總需求不斷萎縮,日本未來經濟增長主要源泉為海外需求。所謂海外需求,顯然在日幣貶值的情況下,對于日本企業在海外增強自己競爭力有正向作用,海外游客赴日旅游在日消費,也增加日本收入。
同時,當前的日本想要振興國內產業,振興日本制造業,回顧日本曾經經歷的“產業空洞化”,就可以看到也受到了匯率影響。
譬如,在半導體領域,日本生產的“動態存儲器”產品曾經打敗了美國同類產品,但后來日本徹底從這個產業里面退出來,其中有一個原因是2008年以后的日幣升值。
在日本國內,對于希望能夠振興日本半導體產業、希望產業回流的決策者以及學者而言,他們認為日本沒有必要維持一個特別高的日元,因為長期而言這對日本不利。譬如通過新聞報道可以看到,臺積電在日本投資,從來沒有抱怨過日本貴。
從整體而言,日幣的貶值對日本經濟有好處,其不利之處也存在。因為日本是個缺少資源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煤甚至是小麥都要進口,這會導致日本物價上漲。不過要注意的是,油價天然氣價格相較于2022年的高位已經回落。資源價格的價格下降,實際上在一定程度對沖了目前的貨幣貶值。
日本央行近期分析顯示,如果把貨幣貶值和資源價格上漲的因素去掉以后,日本的通貨膨脹率還不到1.92%,日本央行想要的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希望一種通過需求增加而推動的,即由于需求超過了供給而使得貨物價格上漲,但是這個動力沒有。
第一財經:為什么這樣的經濟動力很難獲得?
邢予青:一方面是在人口方面的原因。2023年,日本人口減少了80萬左右,需求不斷萎縮,一方面日本央行希望的通過工資上漲推動的持續物價上漲也很難發生。
在過去兩年中,日本企業已經完成了一輪商品價格調整,如果企業在未來不去主動調整,實際上要通過需求來推動。當日幣貶值,企業需要增發工資,這可以促進員工去消費,如此也可以增加需求。
但近期日本工資增加的幅度,我個人認為是遠遠不夠的。這實際上是日本的一個很大的問題:日本企業不缺乏資金,但他既不投資也不發工資,就放在美國吃利息。
因而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和日本前央行行長黑田東彥都反復在講,日本需要的是由工資上漲推動的需求驅動的價格增長,而不是由能源價格上漲等成本推動的通脹,后者是不可持續的,前者才是良性循環。
第一財經:所以在這一輪,日本希望用日元貶值的方式來換取一個確定性復蘇?
邢予青:為何此次日本央行變得很謹慎?2003年時,日本經濟剛剛恢復,日本央行迅速退出了彼時的量化寬松政策,因而這一輪,日本不希望及早退出量化寬松政策,扼殺日本經濟增長。
還有一個問題,很少有人提到,就是如果加息太快,很多中小型銀行會有壓力。美聯儲此前快速加息后,美國硅谷銀行等區域銀行倒閉。如果日本快速升息,日本一些中小型銀行和地方銀行會有很大壓力,因為這些銀行持有大量日本國債,若升息太快恐出現虧損,恐出現銀行危機。
日本對日元的“心理價位”
第一財經:4月29日,投資者紛紛出售日元購入美元,日元對美元匯率一度貶值至1美元兌換160日元,創1990年4月以來的34年新低。日本當天是節假日,市場參與者有限,在交易量較少的形勢下,日元加速貶值。之后,日元迅速升值,匯率一度達到1美元兌換155.5日元。市場相關人士表示,日本政府與央行可能干預了匯市。你對此怎么看?
邢予青:外匯市場上1%- 2%的變動都是大事件,5%-10%的變動后面絕對有強勢干預。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是,此前日本、美國、韓國發表共同聲明,美聯儲也同意認為日幣是過度貶值,不符合基本面。這意味著,美國不會指責日本進行干預,反之,如果美國認為強美元對美國經濟不利,他們會提出這個問題的。
對此可以解讀為,美國對日本干預與否無所謂,而這就看日本愿不愿意干預了。
第一財經:日本方面的”心理價位”是多少呢?
邢予青:在2022年,為阻止日元過快貶值,日本動用超9萬億日元三次干預外匯,彼時美元兌日元突破150關鍵點位,在幾次干預后,日方令日幣回到138-139點位,成功阻止了日元的再度貶值。不過當時的一個客觀條件是,油價也在上漲,對日本老百姓生活構成影響。
今年,日本的漲價潮已經過去了,當前油價存在政府補貼,即在日本全國的平均汽油價格超過每升170日元時支付補貼,上限為每升5日元。由此日幣貶值或者是物價上漲的因素對日本老百姓所造成的負面影響比以前小。當然有一個問題是,如果出國旅游,日本老百姓就覺得自己錢包癟了。
我個人認為,日方對于匯率的心理價位在1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