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十數據
蓋洛普(Gallup)的最新民調顯示,由于通脹持續和高物價激怒了美國消費者,鮑威爾難以甩掉他作為近25年來“風評最差的美聯儲主席”的標簽。
調查顯示,39% 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對美聯儲主席會為經濟做出正確決策有“很大”或“相當大”的信心,這一比例比一年前物價上漲更快時的36%略有上升。這一變化在民調4個百分點的誤差范圍之內。
由于鮑威爾和他的同僚對通脹飆升反應遲緩,美國通脹在2022年達到了自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的最高水平。隨后美聯儲采取了積極的加息行動,通脹率在去年迅速下降,但仍高于美聯儲的目標,最近的數據表明通脹降溫的進展可能已經停滯。美聯儲的政策制定者不得不將利率維持在20多年來的高位,這使得拜登在大選年恢復對經濟信心的努力復雜化。
事實上,政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鮑威爾的支持率較低。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曾暗示,鮑威爾將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民主黨人在11月的大選中獲勝。只有30%的共和黨人說他們對鮑威爾有信心,這一比例約為民主黨人(56%)的一半。
鮑威爾曾多次表示,政治和選舉在美聯儲的決策中不起任何作用。特朗普于2017年提名鮑威爾,拜登于2021年再次提名他,新任期為五年。特朗普曾表示,如果他當選,不會在鮑威爾的任期于2026年屆滿時延長其任期。
許多經濟學家預計,降低高通脹將以勞動力市場受到嚴重損害為代價。但到目前為止,鮑威爾卻以最小的代價取得了顯著進展。
“糟糕的是,他的運氣可能就要用完了。”著名職場經濟學家、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史蒂文-戴維斯(Steven Davis)如是說。
戴維斯認為,新冠疫情之后出現的那種阻礙工資增長的“非凡力量”——尤其是居家工作人數的爆炸性增長,現在正在消散。他說,通過為員工提供在家工作的機會,公司能夠支付更少的工資。根據2022年對企業的調查結果,他估計,這種動態可能將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幅度減緩了約2個百分點。此外,疫情之后的勞動力供應擴大也拖累了薪酬。戴維斯說:“這起到了幫助降低通脹的作用,同時又不會產生太多的失業,”但他補充說,“我認為這個過程基本上已經玩完了。”
鮑威爾一再強調,美聯儲的目標是物價而非工資,因為美聯儲試圖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抑制通脹。盡管如此,他上周確實暗示,工資漲幅可能需要進一步降溫,美聯儲才能實現2%的通脹目標。如果戴維斯是對的,那么鮑威爾在試圖為世界最大經濟體設計軟著陸時,可能會面臨一些動蕩。
編輯:馬萌偉